各县、市、区人民政府,市级各部门:
目前,我市已全面进入主汛期。7月11日以来,我市普降大到暴雨,造成全市263.96万人受灾,5人死亡,2人失踪,直接经济损失达12.11亿元,宣汉、万源等地发生严重洪涝灾害和滑坡地质灾害,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正常生产生活秩序。各地要高度重视洪涝和地质灾害防范,进一步落实工作措施,切实安排好受灾群众的生产生活,做到有饭吃、有水喝、有房住、有衣穿、有医疗,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,确保全市安全度汛。现就有关事项紧急通知如下:
一、立足于防大汛抗大灾
今年6月以来,我市已多次发生大范围持续强降雨天气,据气象部门预测,今年汛期仍将频繁出现强降雨过程,继续发生洪涝灾害的可能很大。加之我市地形高差悬殊,地层岩性复杂,褶皱断裂发育,是地质灾害多发区域。“5·12”汶川特大地震引发了一些崩塌、滑坡、泥石流等次生地质灾害,地质灾害影响和破坏的长期性,洪涝灾害和地质灾害叠加的严重性,使我市在当前和今后很长时间都面临着极为繁重的灾害防治任务,各地必须在思想、工作和物资等方面做好充分准备,立足于防大汛抗大灾。气象、水文部门要密切监测天气和汛情变化,强化灾害性天气会商和滚动预报。水利、国土资源部门要加强对山洪、滑坡、泥石流等灾害的监测巡查,及时发布预警信息。各地要加强和改善边远农村预警信息传递手段,增加覆盖面,做到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预警信息都能及时、准确、畅通传递。
二、做好洪涝灾害防范
要特别重视深山峡谷群众住房的洪涝防范工作。对地处深山峡谷的群众要警惕山洪爆发,一有险情必须果断转移群众。继续加强水利工程和城镇等防洪重点部位排查,及时发现隐患,落实整改措施。抓好病险、震损水库的监测、预警及人员转移。对临近河道、地势低洼及震损水库、堤防下游的群众,要落实紧急避险措施,确保群众安全度汛。
三、加强地质灾害防治
要把主汛期作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重点时段,加强暴雨天气下地质灾害危险区的气象预测预报,以重要场镇、人口聚集区、受灾群众安置点、重建工地和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区域为重点,根据可能的灾害损失程度,确定人员规避撤离等措施。对险情重、危害大的重点地质灾害隐患点要加强监测,落实专业人员和专业监测措施,做到及时发现,科学处置,果断避让。对正在治理的重点地质灾害隐患点,要抓紧施工,尽早完成,彻底消除隐患。加强对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督促检查,重点督查新增地质灾害隐患点和原有隐患点除险情况、应急预案落实情况、监测预警情况和信息畅通情况等。
四、严格实行问责追究
要把确保安全度汛作为当前各级政府的重点工作,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和部门职责分工,主要领导亲自抓,分管领导具体抓,在基层基础落实上狠下功夫,真正做到领导到位、措施到位、督查到位。认真落实汛期值班制度,领导带班专人值守,确保信息通畅。一旦发生重大险情,主要领导必须亲临现场,靠前指挥,组织抢险,最大限度地减轻灾害损失。对因领导不重视、责任不到位、措施不落实、督查走过场、反应不及时、处置不得力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带来重大损失的,必须严格问责追究,依法依纪处理。
二○○九年七月二十二日